在商业经营中,税务合规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,而一旦触碰法律红线,不仅影响企业存续,更可能改变个人与家庭的命运。
今天分享的这起涉税案件,当事人既是企业经营者,也是家庭支柱,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争取合法权益?辩护策略如何影响案件走向?
余某某是东莞市某设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,该公司主营板材、工业设备生产等业务。2020年起,该公司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,通过第三方购买其他企业虚开的发票;
2024年5月23日,余某某因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、用于骗取进出口退税、抵扣税款发票罪被市公安局刑事拘留。
余某某被拘留后,其家属前来咨询并最终决定委托汤斌律师团队承办本案。汤斌律师团队接受委托后,及时会见余某某,了解案件情况,经研究案情后提出以下取保意见:
1、余某某涉嫌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,不属于暴力型犯罪,其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,对其取保候审,不会产生任何的社会危害性。
3、余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,愿意认罪认罚,且虚开案件涉及的税票、银行流水等重要证据都是可以通过正常的程序调取的,无需羁押就可以查明本案的事实。
4、余某某作为民营企业的实际经营者、负责人,系民营企业家,所涉罪名为非暴力型犯罪,对余某某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符合民营企业的司法保护政策。
5、余某某是两个孩子的母亲,家里有70岁的母亲及小孩需照顾,平时亦是余某某负责照顾,且其儿子于今年高考在即,恳请基于人道主义和节约司法资源,对余某某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。
本案余XX在没有补税的情况下,2024年6月22日,市公安局出具《取保候审决定书》,决定对崔某某取保候审。